高等学校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滨州学院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成为义不容辞的崇高责任。因此,从2006年起滨州学院服务滨州工作正式启动。
服务滨州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为宗旨,贡献求发展”的思路,以服务“黄蓝两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项目为纽带,紧紧围绕滨州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整合办学资源,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突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学校与地方相结合的互动协调机制,搭建“学校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共赢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共建科研创新平台,解决时代发展难题,为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滨州学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滨州学院服务滨州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服务滨州工作办公室,建立了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了多种校地对接平台,出台了多项管理规章制度,设置了专项扶持资金,在高水平成果研发转化、重大问题决策咨询、先进文化创新传播、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及和谐社区建设完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服务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精神文明、人力资源强市及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促进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自服务滨州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出台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滨州学院服务滨州科学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服务滨州十大工程团队,确立了首批18个标志性项目。学校领导实行包县区制度,先后带队与各县区政府部门、企业等进行了4轮项目洽谈与对接,达成服务项目360多项,签订服务县区框架协议19项,签订项目合作协议50余项,合同使用经费300余万元。先后在锂离子电池研发、地方各类规划制订、行业教育培训及文化产业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服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