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12月12日上午,科研处在砺学报告厅组织召开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交流会。学校社科联委员会部分代表,人文社科类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孙子研究院)博士代表参加会议,科研处负责人主持会议。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张新朝博士作了《关于高层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几点心得》的报告,他结合自身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成功的经历,从找准选题、做好文献梳理、精炼申报书内容到规范申报书格式等多个关键环节切入,深入剖析了申报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分享了申报成功的经验。人文学院李盛涛教授作了《论文撰写和发表心得》的报告,他从论文写作准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修改论文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论文撰写和发表的经验。两位报告人均表示,学术积累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教师要想做好科研,必须耐得住性子、坐得了冷板凳,持续提升学术积累的深度,拓展学术积淀的厚度,才能建立学术自信,走实、走宽、走远科学研究之路。两场报告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对教师申报高层次课题和撰写高层次论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科研处负责人要求,各单位要强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全力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着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社科联要切实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把脉问诊,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把社科联打造成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学术创新平台和社科成果转化平台;科研处要扎实做好科研服务,继续推进高层次项目库建设工作,为项目申报铺好路、筑好基,全力提高2025年高层次项目立项率。
各学院博士代表互相交流了本学院高层次项目申报论证工作开展情况。
(科研处 供稿)